俗話說“病從口入”,過期餐具就是疾病攻破你的第一步。權威專家提醒你,杯盤碗筷出現以下小毛病,就該立刻把它們請出你家門外。
杯子:杯體渾濁就得換
為了健康,喝水要選對水杯,玻璃杯是大多數人的選擇。但由于玻璃長期受水的侵蝕,其中的硅酸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白色的碳酸結晶,令杯體污濁、不透亮,長期不更換容易損害健康。
在所有材質的杯子里,玻璃杯可是最健康的。玻璃杯在燒制的過程中不含有機的化學物質,當人們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飲品的時候,不必擔心化學物質會被喝進肚里去,而且玻璃表面光滑,杯壁透明,容易發現污垢,有了污垢也容易清洗,細菌和污垢不容易在杯壁孳生,所以人們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健康、最安全的。
盤和碗:有裂痕、變形就淘汰
家用的餐盤和碗以陶瓷制品居多,陶瓷制品材質安全耐高溫,是老祖宗傳下來最好的發明。但如果陶瓷餐具出現變形、脫瓷、裂痕等現象,就是在發出更換信號。
因為瓷器漂亮的彩釉中含有鉛,當出現裂痕時,鉛可能溢出混入食物中。
建議家中的塑料碗盤半年更換一次,一旦有劃痕就要立即淘汰。
筷子:3~6個月換一次
調查發現,92%的家庭筷子存在超期服役情況,很多家庭可能用了一兩年都沒換過。
研究發現,筷子使用時間越長,檢出的細菌總數越高,尤其是筷子在反復使用、搓洗的情況下,其表面會形成細小的紋路,容易殘留細菌和清潔劑。
在選購筷子時,不論什么材質,最忌諱花紋、五顏六色或是表面凹凸不平的,最好選擇原色(不上色、不彩繪)且一體成型(光滑無刻痕、無雕花)的筷子。
據了解,目前普通百姓家中使用筷子均以竹子和木質為主,極少數是金屬等材料。但這兩材料的使用相對特別,大家卻通常習慣將筷子清洗干凈后,便放置在筷子筒或櫥柜內。
筷子在沒有被完全晾曬后,濕度很大導致其容易發霉,從而對身體健康帶來影響。在使用筷子的時候,必須保證筷子是干燥的放置或儲藏,盡可能不提供霉菌滋生環境。
專家建議:每周將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時后,放置在空氣中晾曬干燥再使用,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作用,且能有效、便捷地清除筷子內的霉菌。